來源:全國少工委2025-08-14
暑假期間,重慶醫(yī)科大學附屬兒童醫(yī)院一些科室迎來就診高峰。近視度數(shù)飆升、脊柱彎成“S”形、肥胖引發(fā)性早熟、抑郁焦慮情緒蔓延……
相關專家表示,近視、脊柱側彎、肥胖和生長問題、心理問題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但多數(shù)孩子只有暑假才有時間進行篩查和治療,因此暑假期間相關科室呈現(xiàn)兒童患者激增的現(xiàn)象。而這些看似各不相干的疾病背后,都與運動不足有關。
青少年時期是身體發(fā)育與心智塑造的關鍵階段。運動對青少年身心有著諸多不可替代的益處,適量運動能促進骨骼生長、增強肌肉力量、提升心肺功能,全方位促進青少年身體發(fā)育。同時,運動還是調節(jié)情緒、緩解壓力的良方。運動時,大腦會分泌內啡肽,能有效改善情緒,讓人從心底涌起愉悅感與幸福感。
此外,參與團隊運動,如足球、排球等,還能培養(yǎng)青少年的團隊協(xié)作能力、溝通能力,提升其社交技巧,增強自信心與歸屬感,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成長中的心理問題。
在心理學領域,運動被視為一種有效的心理干預手段。當青少年在運動中成功完成一次高難度動作,或是幫助團隊取得勝利時,那種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會增強其自我效能感,讓他們更有信心面對生活中的困難。
學校作為育人的主陣地,要落實健康第一理念,更多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,嚴格落實體育課程設置要求,增加學生運動時間;家長也要鼓勵孩子參與運動,為孩子創(chuàng)造良好的運動環(huán)境;社會也應提供更多適合青少年的運動場所和設施。多方協(xié)力共同引導孩子養(yǎng)成健康運動習慣,才能有效預防各類疾病,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。
怎樣選擇運動方式?如何避免運動損傷?今天,小編為大家支招,幫助孩子們科學合理運動。
1選擇運動方式
常見的適合兒童的運動方式有以下幾種:
跑步是一項鍛煉耐力的運動,不僅可以幫助兒童增強體能,還能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。
籃球常涉及跳躍這一動作,有利于促進兒童骨骼發(fā)育,還有助于兒童靈敏反應、速度等身體素質的發(fā)展。
足球可以調動身體各系統(tǒng),能使人的心肺功能、耐力以及肢體協(xié)調性等身體機能得到有效鍛煉和提升,對超重、肥胖兒童的體重控制具有正向影響。
乒乓球運動負荷適宜,內容簡單,還可以提高眼睛調節(jié)的靈敏度,緩解眼部疲勞,幫助預防近視。
羽毛球是一項集力量、速度、柔韌、耐力和身體協(xié)調性等多方面能力于一體的體育運動,能提高兒童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力、靜態(tài)動態(tài)平衡能力和運動協(xié)調能力。打羽毛球還能有效緩解兒童青少年的視疲勞癥狀,有利于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。
健美操集音樂、舞蹈、藝術于一體,動作簡單,實用性較強,不僅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,身材更加健美,也能陶冶情操,提升審美情趣。
跳繩是一種全身性的有氧運動,可以提高肌肉靈活性,對于兒童的骨骼生長有積極作用。
體育舞蹈是一種體育與藝術相融合的運動項目,屬于有氧運動,它不僅可以提高心肺功能,而且有利于鍛煉協(xié)調、靈敏、柔韌等身體素質。它的舞種豐富多樣,不受場地、人數(shù)限制,符合兒童健身的需求,能夠達到增強體質、增進健康、塑造形體的目標。
2注意運動強度
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建議,6歲及以上的兒童青少年平均每天至少進行1小時的有氧運動,每周至少有3天進行高強度的有氧運動。
運動增強體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,需持之以恒,才能有效果。
體育鍛煉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,運動量要逐漸增加。突然的高強度劇烈運動會導致乳酸堆積,造成肢體疼痛,甚至出現(xiàn)肌肉溶解,影響腎臟功能。孩子應根據(jù)自身情況,適度運動。
3避免運動損傷
避免韌帶損傷,在訓練及比賽時要做到以下幾點:規(guī)范技術動作;加強神經肌肉練習和協(xié)調性練習;穿戴合適鞋襪,佩戴防護用具;確保場地設施無安全隱患;避免過度訓練和疲勞參賽,強化自我保護意識。
籃球的運動過程較為激烈,對體能要求較高,為預防運動損傷,進行體能訓練是十分必要的。籃球運動中,踝關節(jié)、膝關節(jié)、腕關節(jié)與指間關節(jié)發(fā)生損傷的概率相對較大。針對這些特點,在體能訓練中,要重點進行容易發(fā)生運動損傷關節(jié)的力量、耐力、速度、柔韌、靈敏和協(xié)調訓練。
足球運動損傷主要集中于下肢的膝關節(jié)、踝關節(jié)、大腿和小腿等部位。對此,要提升速度、力量、靈敏、平衡、柔韌和心肺功能等身體素質,尤其是要加強下肢膝關節(jié)、踝關節(jié)和腿部肌肉力量的訓練。
羽毛球運動中,應改善外部環(huán)境,確保運動場地安全,沒有明顯的障礙物和危險區(qū)域。兒童青少年要了解運動損傷的風險,并采取預防措施,例如,適當熱身、保持正確的姿勢、控制運動強度和頻率等;可以使用保護裝備,如護膝、護肘、護踝等來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;還應加強對運動技能的學習,了解正確的技術動作和戰(zhàn)術策略,以更有效地進行運動。
如果孩子想體驗滑冰等體育運動,應有專業(yè)的教練指導,并佩戴好保護裝備,如護膝、頭盔、護臂等。
跑步應該選擇在田徑場或地面平坦的場地,避免因運動場地不平而摔倒或扭傷踝關節(jié)。跑步前可先做熱身運動,佩戴好護膝、護踝。如果運動中出現(xiàn)疼痛或者外傷,應立即停止運動,患肢制動、冷敷,及時去骨科就診。
來源:中國教育報(2025年8月11日02版)、學生健康報
編輯:高富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