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講解員引導下,學生們參觀了曲尺等傳統木工工具以及云梯、石磨等古代發明模型,動手體驗了魯班鎖的拆解和組合,還借助VR、AR等現代科技體驗了魯班的發明創造過程。
8月14日,首都機場街道聯合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開展 “國門少年幸福行” 編輯職業體驗活動,吸引轄區40名青少年參與,助力青少年探索職業規劃,樹立正確職業價值觀。
讓好書不止留在案頭,更深入文化生活的現場—一這正是中少總社打造“閱讀+研學”模式的意義。此次“跟著繪本去游學·敦煌歷史地理啟蒙之旅”圓滿成功,是一個美好的開始。未來,中少總社將依...
7月29日下午,參加“潮涌嶺南,國門重器耀南?!敝袊倌陥蠹t領巾小記者廣東雙城研學交流活動的小記者們,帶著對核能奧秘的無限好奇,走進陽江核電基地,開啟了一場科技與生態的奇幻之旅。
他們之中最小的只有9歲,最大的也僅有17歲,卻拍攝出一批高水平的自然生態影像作品。當孩子們用自己的視角探尋自然世界時,有哪些攝影靈感?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呢?
來自北京、柳州的壯族、苗族、侗族、漢族等各民族小伙伴齊聚一堂,他們跳竹竿、做扎染、交朋友......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。一起跟著本報小記者,去現場看看吧!
離營這天,望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,寧夏少先隊員李宇宸在日記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:“前輩們用長征精神點亮了新中國,我們這代少年,要用知識和勇氣守護好這盛世?!?/p>
“家門口的‘暑’光”系列報道第三期,聚焦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(以下稱為寧夏銀川)小學生愛心暑托班的生動實踐,看孩子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,樂享假期生活。